首页  >  海客 >  时评 >  储蓄并不是不花,而是花在了其他生产的用途,如果不储蓄,投资从何而来呢?
储蓄并不是不花,而是花在了其他生产的用途,如果不储蓄,投资从何而来呢?
洛克 2024-06-03 02:39
        
重点摘要
对价格进行干预,使价格维持在高水平,那就必然造成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所以要想解决生产过剩问题,答案是要允许价格自由下降,以实现市场出清。 通过政府增加支出或者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是让生产结构不断扭曲,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错误的领域之中,生产出一堆消费者并不需要的东西,导致其他领域资源短缺,推高价格。由此,毁灭了资本,破坏了生产,导致了消费的下降。 萨伊干脆利落地批判说,储蓄并不是不花,而是花在了其他生产的用途中,储蓄会转化为投资,预付给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又回到了经济中,并且增加了未来的消费支出,储蓄和消费一起增长。如果不是储蓄,投资从何而来呢?
正文与观点

原题目:萨伊最不重要的贡献,就是萨伊定律

转自微信公众号:自然秩序自愿自治  2024-06-03 07:48 贵州以下文章来源于漫天霹雳Plus ,作者漫天雪798

让·巴蒂斯特·萨伊,是法国自由放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对经济学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贡献。他几乎在每个方面都是正确的,在每个方面都支持彻底的自由放任的经济哲学,将政府视为“一种令人痛苦的大家都讨厌的东西,是破坏安宁幸福的家庭生活的罪魁祸首,税收就是对人民的榨取和抢劫。”

萨伊对经济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他是第一个认真思索这门学科的方法论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以普遍根植于人性和自然规律的事实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的科学,坚决拒绝假设性的命题、培根式的经验主义和数据统计的拙劣方法。

他明确地反对亚当·斯密和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而是传承和发扬经院学派以来的效用分析,认为价值源自消费者的估价。价值是主观的,亚当斯密和李嘉图认为价值来源于生产成本,并且为劳动成本提供一个永恒的标准的观点,萨伊讥讽说:“永恒的价值标准就是一个纯粹虚构的怪物”。

他对深受达尔文宗影响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所谓的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予以猛烈抨击,认为所有的劳动都是生产性的,各类生产要素的价值来源于消费品价值,并从消费品价值中获得收入。他提出了“欲望无限”的观点,对清教徒式的节欲观进行了无情的讽刺:按照这种原则,不生产任何东西而且没有欲望,也就是说,彻底消灭人类将是完美的顶点。

他将斯密从经济学中排除出去的企业家作用,拯救出来重新引入经济学,并且对资本对经济进步的作用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他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必定是拥有资本、承担风险的资本家,他们进行着广泛的投机活动,必须区分资本的利润和企业家判断的利润。企业家就是用自己的资本,在生产开始之时就预付货币给生产要素的持有者和劳动者,并从最终的产品中进行补偿,因此他们承担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和调整的驱动力。在一个精妙的段落中,他从一个剃刀片的生产过程举例,从矿石开采-冶炼商-刀匠-剃刀刀片-消费者的整个过程,清晰揭示出了价值和利润的来源、生产阶段、财货等级理论,从经济学根基上证明了资本家的判断和对劳动者的预付功能,否定了剥削和剩余价值理论。

在货币理论上,萨伊论证了货币起源于市场的以物易物,分析了货币的基本性质,指出了货币的价值和其他商品一样,由供求关系决定,为将边际效用理论与货币全面整合提供了路径。他是坚决的硬通货币支持者,主张100%准备金银行,所有纸币均必须可以立即兑换成金属铸币,并且以重量单位表示。他坚决反对政府对金银双本位制强制规定兑换比例,抨击法国革命政府发行的纸券充斥着欺诈、不公和掠夺,这最终将会使货币价值贬值为零,每个人都会放弃纸币而换成其他资产,“似乎认为纸币经过谁的手就会把谁的手指烫伤”。

在政府与税收的分析中,他几乎已经接近无政资。在所有人都不认为税收是对私有产权的侵犯时,萨伊就表现出对税收的深刻敌意,清晰指出税收是施加给人民的负担,近乎纯粹的抢劫;政府的支出其实就是政客和官僚的支出,损害公众利益,目的是以损害个人利益为代价,满足统治者的消费需要。公共财政最好的方案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开支,最好的税收——不如说最不坏的——永远都是最轻的税收。杰斐逊解释道:那么最少的最少,就是零,完全不管的政府,完全不花钱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萨伊对美国19世纪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的思想贡献。因为托马斯·杰斐逊对他仰慕和崇尚有加,在出使法国期间跟他结下了深厚友谊,力邀他担任自己刚刚创立的弗吉尼亚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未能如愿),并且将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译介至美国,由此,萨伊的著作成为美国最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一直持续到1880年代,奠定了19世纪美国的自由底色。

伟大的萨伊——用罗斯巴德的话说——像灯塔一样引人注目。

但是萨伊的伟大思想几乎完全被主流经济学家们所忽视。现在流传最广的,只有一个“萨伊定律”。这还“多亏”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错误解释和拙劣反对,才让萨伊定律广为人知。

凯恩斯把攻击萨伊定律作为他理论体系的核心,他庸俗地将萨伊定律解释为“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并且进行歪曲解读,遗漏价格机制的核心作用。他将萨伊定律肤浅地解释为,产品的总支出将等于生产部门获得的总收入,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由此主张政府要在消费不足时,通过赤字和信贷扩张来扩大支出,拉动经济,制造了无数经济灾难。

凯恩斯不但是一个学术水平很差的人,而且是一个学术品格很恶劣的人。当然,政府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人,它最喜欢的就是流氓恶棍刽子手,做任何事情没有道德负担的人。

但是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到,萨伊对经济学的重要贡献是全方位的而且是极其深刻的,所谓“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其实在萨伊的思想体系中,学术地位并不高,相比于经济学方法论、效用理论、价值理论、生产阶段理论、货币理论等等,只是一个非常次要的方面。

罗斯巴德说:萨伊定律非常简单,而且几乎是毋庸置疑、不言自明的。它是对各种经济学上的不学无术者以及利益主义者所作出的严厉而适当的回应。这些人在每次经济衰退和危机时就会大声地抱怨生产过剩的严重问题。

没错。凯恩斯主义者之所以不断攻击萨伊定律,不过是因为其他深刻的东西他们根本看不懂。这个定律又是那么简单明了和不可辩驳,他们误以为自己懂,而且重要的是,不批判这个定律,将阻挡他们作为权力扩张的吹鼓手的进阶之路。

那么,萨伊定律究竟在说什么呢?

简要地说,就是一个人要消费,满足自己的需求,你得先生产,供给别人需求的东西。如果你生产不出来东西,拿什么换别人的东西呢?先有生产,后有消费。

是不是很简单?就是个常识而已。

但这绝对不是凯恩斯胡言乱语地说的“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供给并不会自动地产生需求。创造这个词,也不准确。你要是生产一种别人不需要的东西,那就没有价值,就无法换取别人的东西(直接交换中)和货币(间接交换中),就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萨伊说,这就不是“生产”,反倒是反生产,“是生产者的愚行和浪费”。所以供给并不自动地产生需求,而是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价格机制至关重要,如果价格太高,那么就无法实现市场出清,也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

萨伊采取了一种从原始的逻辑起点出发,层层递进逻辑演绎的奥地利学派的方法展开分析。他先假定,如果我们生活在伊甸园,一切商品的价格都是零,任何东西不需要生产就能消费,每个人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就像获得空气一样,那么这个时候,经济学将不再是一门科学,不再有任何经济问题。

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总想改善自己的处境,但是生产总是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欲望。这个命题就已经证明了,根本没有必要担心消费问题。

制约我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恰恰是生产的不足。

先有生产,后有消费,有效的供给,创造有效的需求。一种商品的供给最终构成对其他商品的需求,消费的需求,正是其他产品供给的化身。你想买一支铅笔,得有人生产和供给这支铅笔。而你之所以能买这支铅笔,是因为你生产了苹果,用苹果换来了钱,然后用钱去购买铅笔。

现在困难的在于哪里?并不是你对铅笔有多少需求,而在于你能生产多少苹果。如果你自己生产不出来苹果,你拿什么去消费铅笔呢?

所以你想要更多的消费,唯一的办法是有效地生产供给。在市场经济中,一个消费者,必然首先是一个生产者。

那为什么会出现“生产过剩”?

比如铅笔生产出来了,但是没有人生产苹果,他拿什么换呢?这时候,铅笔就过剩了。所以,铅笔过剩的原因,是苹果生产太少了。

萨伊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在17世纪,一个商人将一轮船货物运送到纽约,他将无法售出他的货物,也就是生产过剩了。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的纽约人没有生产出足够数量的商品来交换这些货物。

现在为什么能卖得动了呢?因为现在纽约有足够的生产者,他们可以用自己生产和进口的东西交换这些东西了。

所以,认为消费不足是因为生产太多而消费太少,是荒谬的。消费不足的原因恰恰是生产太少。真正的消费者就是那些本来也是生产者的人,因为他们自己就能购买其他生产者的产品。萨伊说:“一个国家和一片沙漠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其生产能力。”

价格机制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价格太高了,就会发生生产过剩。在自由市场上,永远不会出现任何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的问题,因为价格总是可以下降到只到市场出清为止。最低的价格是多少呢?零。就是白送啊。甚至负数,学徒工从货币工资上看,就是负工资。提着礼物,不要工资,给师傅打工学手艺。

以上分析可以推导出以下原理:

1、所谓的消费不足问题,恰恰是因为生产不足。

2、生产不足,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本积累,或者是因为生产遭到了人为破坏。

3、生产过剩,是价格机制扭曲了,导致生产结构扭曲,生产了一大堆消费者不需要的东西;或者是因为,不允许价格自由波动和下降,那就卖不出去,过剩了。

其原因就是,各种干预主义政策破坏资本积累,让生产无法进行或者生产缩减,所以人们失业了——不生产了没收入了,或者生产减少了——工资率降低了,那你当然就缩减消费了。

对价格进行干预,使价格维持在高水平,那就必然造成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所以要想解决生产过剩问题,答案是要允许价格自由下降,以实现市场出清。

生产成本理论的追随者说,价格高是因为生产成本高。但是萨伊说,生产成本为什么一直这么高,是有原因的。他就是因为这些要素被以其他方式利用,将它们的价格抬高了。价格高的原因就是用在这里更有生产力,其高价恰好反映了其更有生产力这个事实。

通过政府增加支出或者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是让生产结构不断扭曲,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错误的领域之中,生产出一堆消费者并不需要的东西,导致其他领域资源短缺,推高价格。由此,毁灭了资本,破坏了生产,导致了消费的下降。

税金补贴。生产越多补贴就越多,这时候生产者的收入来源就不是消费者,而是政府的税金。那么必然会过剩,大家都知道,这叫骗补贴。为了维持受补贴行业的高价,又要限制供给。出现的状况就是,接受补贴的行业生产过剩了,开始倒牛奶了,然后消费者没有工作,消费下降,排队领救济了。

所以,一切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都是干预主义的恶果。自由市场,没有消费不足问题,没有生产过剩问题。面对所谓的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问题,凯恩斯主义开出的药方就是,刺激消费,如果你还不消费,那就通过赤字财政和信贷扩张的办法扩大政府支出,由此解决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问题。

对于刺激消费,凯恩斯主义到了疯癫的地步。例如臭名昭著的“破窗谬论”;哈耶克赞誉有加的“曼德维尔大夫”,赞美伦敦的大火,因为这将使木匠泥瓦匠铁匠获得工作和收入,他甚至发神经地赞美欺诈和盗贼,因为这将给律师和锁匠带来新的工作和收入。

从这些荒谬的观点中,人们可以赞美战争了,因为把一个城市直接夷为平地,不是有更多的建筑工人有工作和收入了吗?

凯恩斯主义者格赛尔更是暴虐到极致,为了刺激消费,他主张政府要强制人们在收到货币后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花掉。这就是一帮“货币疯子”。

凯恩斯认为,如果货币被储蓄起来,不用于消费,这些钱就从经济中“漏出”了,从而将毁灭经济。萨伊干脆利落地批判说,储蓄并不是不花,而是花在了其他生产的用途中,储蓄会转化为投资,预付给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又回到了经济中,并且增加了未来的消费支出,储蓄和消费一起增长。如果不是储蓄,投资从何而来呢?

萨伊还雄辩地驳斥了扩大政府开支问题,指出这不但无法增加有效需求,反倒在消灭需求。

如萨伊所言,真正的需求来自于产品的生产供给。一个消费者必然首先是一个生产者。只有一种情况,可以不生产而消费,那就偷和抢,即从事非生产性的活动。政府就是非生产性的、反生产的,所以政府的支出不能真正增加需求。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政府支出无法增加需求这个原理。

假如有一个黑社会抢劫集团,它是非生产性的,因为它不生产增加任何财富,只是简单地采取暴力手段,将众多生产者的财富据为己有。

它抢走钱以后,给自己买了一辆劳斯莱斯,或者盖了一栋雄伟的办公大楼,管它什么呢。这时候人们看到的是,对劳斯莱斯的需求增加了。但是人们看不到的是,被抢者的钱少了,奶粉的需求,被消灭了。

政府从消费中获得了本来属于纳税人应有的满足。他的满足以纳税人的受损为代价。这是第一步。

这只是初始阶段,从最好的意义上讲,它也没有增加需求,而是在增加劳斯莱斯需求的同时,消灭了奶粉的需求,二者抵消了。

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结果。接下来的影响会更加严重。

首先是,劳斯莱斯并不是大众的需求,大众的需求是奶粉。

其次,大众对奶粉的需求比劳斯莱斯的需求更加迫切,然而由于钱被抢走了,买奶粉的需求满足不了了。

第三,由于黑社会团伙拿抢来的钱购买了劳斯莱斯,所以生产劳斯莱斯的人购买力增强了,它开始从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来生产,发生了扩张。但是任何生产要素都用竞争性的用途,用在这里就用不到那里,所以劳斯莱斯的扩张,造成了奶粉的缩减。

第四,购买必定推高价格,这时候生产奶粉的价格提高了,边际生产者无法负担,退出了竞争,破产倒闭了,由此,奶粉的价格也上涨,大家越来越买不起奶粉,消费更少了而且质量变差了。

从萨伊定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的影子。这是米塞斯完成的伟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