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最后几个交易日大幅抛售后,美国股市在2025年开局动荡,“一月效应”能否重现?
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美国股市在1月份的涨幅往往高于其他月份。这种现象被称为“一月效应”,因为研究表明,一月份的涨幅是其他月份均值的几倍。
“一月效应”在几十年前就已被广泛接受,以至于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试图寻找细微差别和原因上,而没有得出任何确切的结论。但也有其他理论。最主要的理论是,许多个人投资者在12月进行投资损失节税(Tax-Loss Harvesting),即抛售亏损头寸以抵消盈利,从而减少纳税义务。该理论认为,1月1日之后,投资者会停止抛售并补充股票投资组合,从而推动股市上涨。
美国非农报告是2025开年的第一份重磅经济数据,而中国、欧洲和澳洲的CPI也将兑货币市场走势产生重要影响。此外,CES 2025将把科技股再次推到聚光灯下。
上周市场回顾美国三大股指在上周五录得反弹,但总体来看圣诞行情并没有如约而至,指数也没有摆脱高位回调的压力。不过龙头科技股的再次发力或许暗示着其仍将成为2025年的主旋律。
美元指数连续第五周收涨逼近109关口,创下两年多新高。市场预计本月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高达90%。非美货币则继续弱势表现,其中欧元一度跌破1.0300,澳元和纽元徘徊在2022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日小幅下行至157.31。
随着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刷新历史新低至1.7%以及两年期收益率跌至1%关口附近,人民币的压力有增无减,美元兑离岸人民币(USDCNH)周五攀升至四个月新高7.3583。央行“择机降准降息”意味着今年的货币政策还有较大宽松空间。
俄罗斯停止过境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消息刺激能源价格近期回暖。WTI原油迎来久违的爆发上周反弹超5%站上74美元关口。黄金延续12月初以来的震荡行情收高于264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