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系列的关税举措,无疑成为当下最热门的焦点,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究竟几何,是走向衰退的深渊,还是能在波折中保持增长的韧性,成为了经济领域热议的话题。
特朗普自今年1月重返白宫后,便大刀阔斧地推行多项关税政策。从对中国征收广泛关税,到对不合规的加拿大和墨西哥产品、钢铁和铝征收罚款,再到近期对外国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征收关税,一系列动作不断。
而预计于周三宣布的“互惠关税”,更是将目标指向美国所有贸易伙伴,包括欧盟、中国和加拿大等,特朗普甚至将此次行动称作“解放日”。
这一连串的关税举措,在全球经济领域激起千层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负责人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直言,特朗普推动征收关税的行为正在加剧巨大的不确定性,并削弱全球经济的信心。
投资者信心因新关税出台的不可预测性而受到动摇,美国主要股指自2月中旬以来下跌近10%,人们对关税可能阻碍经济增长甚至导致经济衰退的担忧日益加剧。
高盛也发出警告,由于不断增加的关税有可能抑制经济增长、推高通胀和增加失业率,美国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衰退风险,该公司更是将12个月经济衰退概率从之前的20%上调至35%。
然而,格奥尔基耶娃在周一接受采访时却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她表示,IMF 预计在即将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小幅下调全球经济预测,但目前还看不到经济衰退的迹象。
IMF 尚未观察到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实施或威胁征收的关税带来“巨大影响”,而是预计会出现小幅向下的“修正”。
格奥尔基耶娃提到,从高频指标来看,消费者信心和投资者信心确实有所减弱,这必然会对增长前景产生影响。但她同时指出,尽管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措施有所抬头,改变了贸易格局,对全球化构成挑战,但全球贸易仍在持续扩大。
今年1月,IMF 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10月份的3.2%小幅上调至3.3%,其中美国经济增长预测大幅上调了半个百分点(目前为2.7%),推动了大部分经济增长。
全面征税的预期的确带来了不确定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面临着成本上升、供应链受阻等诸多难题,投资决策变得更加谨慎。消费者也因物价波动、就业前景不明等因素,消费意愿受到一定抑制。然而,就此判定经济衰退或许还为时尚早。
一方面,全球经济体系具有一定的韧性和适应性。各国政府和企业在面对贸易摩擦和关税冲击时,并非坐以待毙。许多企业开始调整供应链布局,寻找替代市场和原材料来源,以降低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国家也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来稳定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尽管保护主义抬头,但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和各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使得贸易往来难以被轻易切断。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和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也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源。
虽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经济的震荡,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但目前看来,经济衰退并非必然结局。全球经济能否在关税阴影下保持稳定增长,既取决于各国政府能否通过对话与合作,妥善解决贸易争端,也取决于企业和市场能否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