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语: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英语: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简称“朝鲜”,是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北部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是朝鲜劳动党,首都平壤。南部与韩国以三八线朝韩非军事区分隔,北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接壤。西临黄海,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东临日本海,人口约2500万(截至2021年8月),朝鲜为单一民族国家,全国划分为1个直辖市、2个特别市和9个道,国土面积12.3万平方公里。 [1]
1910年至1945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苏美军队分别进驻半岛北南部。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金日成长期担任朝鲜最高领导人。1994年金日成逝世后,金正日接班担任朝鲜最高领导人。2011年12月金正日逝世后,金正恩接班担任朝鲜最高领导人。
朝鲜是由首任领导人金日成所提出的主体思想主导国家政策,由朝鲜劳动党实行一党制,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朝鲜奉行“自主、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主张按照完全平等、自主、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对外关系。朝鲜现有约120万名军人,是全球武装力量人数第五多的国家。
中国战国至秦汉时期文献《山海经》《尚书大传》《管子》等书中,陆续出现了“朝鲜”的记载。其中《山海经》谓“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天毒。”“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尚书大传》则记载“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为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三祀来朝,武王因其朝问《洪范》。”《管子》则出现了“发朝鲜”之称。根据这些记载,“朝鲜”位于中原以东的大海中,并且是周朝分封殷商贵族箕子的所在地,其语义不明,有日出之地、因水为名(潮、仙二水)、“来朝之韩”等多种解释。《史记》则有《朝鲜列传》,记录了卫满朝鲜的历史。朝鲜半岛高丽王朝的史书《三国遗事》中,则称神话人物檀君王俭于公元前2333年建国,国号“朝鲜”。
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创建朝鲜王朝。为争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参考了高丽古名“朝鲜”和李父就仕之地“和宁”,遣使请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而且“朝日鲜明”出处文雅,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国名。
1948年9月9日,朝鲜劳动党领导人金日成在朝鲜半岛北半部建国时,采用了“朝鲜”这一国号,定国名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官方对此国号的解释是:“‘朝鲜’含蓄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及传统,最精确地代表我国,寓意深刻、妥当。国号里‘民主主义’意味着新型的民主主义,妥实反映处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朝鲜的现实。……金日成主席不仅把人民视为历史的主体、国家的主人,还提议把‘人民’一词加在国号里以示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