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英伟达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其芯片和软件为众多科技巨头如微软、谷歌、Meta、OpenAI 和特斯拉等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关键支持。
然而,在特朗普总统决定对半导体征收关税(此前曾获豁免)的背景下,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不得不积极寻求协议,以降低潜在关税对公司的冲击。
黄仁勋的努力,凸显出特朗普政府人工智能政策信息的混乱无序。上周,黄仁勋在海湖庄园参加人均100万美元的晚宴后,白宫出人意料地暂停了限制英伟达H20芯片出口的计划,允许其继续在中国销售。
这一举措令芯片行业众多人士大为震惊,毕竟此前大家普遍预计特朗普政府会加强管控。
英伟达设计的 H20 芯片,本是为遵守拜登政府时期出台的出口管制政策。但随着中国 DeepSeek 等高质量、低成本人工智能模型的成功崛起,特朗普政府又动了将 H20 列入禁售清单的念头。
就在此时,白宫科技政策主管迈克尔·克拉西奥斯(Michael Kratsios)周一公开发表讲话,强调遏制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必要性,这与白宫放弃限制 H20 芯片出口计划形成了鲜明反差。
在“无尽前沿”科技与政策研讨会上,克拉西奥斯称美国应停止助力中国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追赶,严格的出口管制和“了解你的客户”规则,以及“美国优先”的执行态度,对阻止中国发展至关重要,还表示和平取决于防止美国尖端技术流入对手手中。
白宫在 H20 问题上态度突变,背后似乎有着利益关联。据悉,此前黄仁勋承诺美国将对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进行5000亿美元的新投资,英伟达随后也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
该公司称已在亚利桑那州启用超100万平方英尺的制造空间用于制造和测试芯片,并在德克萨斯州部署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
然而,特朗普期待的数据中心迅速崛起的景象恐难实现。共和党控制的德克萨斯州议会正欲通过一项立法,旨在保护电网免受新的高耗能项目影响,对数据中心设置监管障碍。
该立法将引入新规则,在现有6至18个月评估期基础上,对新数据中心审批再增加6个月审查期。 Moor Insights & Strategy 创始人帕特里克·穆尔黑德(Patrick Moorhead)指出,美国人工智能政策目前“不太清晰”。政府释放的信号好坏参半,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不禁质疑,这究竟是谈判的混沌策略,还是政府根本没有连贯一致的人工智能政策,亦或是内部缺乏沟通协调,没有达成共识。穆尔黑德认为多种因素皆有可能。
对于黄仁勋而言,在当前贸易战及供应链问题的复杂环境下,要想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需在中美之间跳出一场极为微妙的“舞蹈”。既要维持与美国政府的良好关系,争取政策支持,又不能忽视中国这个重要市场,确保业务的稳定开展。
但现实情况是,中美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和不断变化的政策,让英伟达乃至整个科技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