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社会热点 >  3.15晚会信息黑洞 “黑科技”是如何窃取用户隐私的
3.15晚会信息黑洞 “黑科技”是如何窃取用户隐私的
敛财居士 来源: 2025-03-17 07:40
        
重点摘要
一些科技公司打着帮助企业用户“精准获客”的旗号,通过自研的所谓的“大数据获客软件”等黑科技技术非法获取和截留用户个人信息,转售给相关用户。

2025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系列关于“信息黑洞”疯狂窃取个人隐私的事件,看个文章刷个视频打个电话,隐私就被窃取了?这一报道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于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上。一些科技公司打着帮助企业用户“精准获客”的旗号,通过自研的所谓的“大数据获客软件”等黑科技技术非法获取和截留用户个人信息,转售给相关用户。

“黑科技”的获客原理及违法企业

这些软件能够嵌入各大知名互联网平台,通过爬虫技术在短视频平台的评论区扫描,强行抓取用户的电话、微信账号等信息。不仅如此,这些软件还能帮助商家监控和窃取竞争对手的直播带货数据,甚至能通过电信运营商的数据后台,非法获取用户的真实手机号码及相关评论信息,甚至能在对方的直播间进行“截流和引流”。被曝光的公司包括云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绿信科技有限公司、企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启科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声称拥有庞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每日处理数据量可达100亿条。

据云企智能工作人员透露,其获客软件可将商家指定关键词设为标签,自动扫描短视频平台评论区,一旦发现相关评论,便强行抓取用户电话、微信账号等信息。而且,该软件还能帮商家监控、窃取同行直播带货数据,去对手直播间“截流和引流”。绿信科技的技术人员也坦言,自家软件运用爬虫技术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针对“3·15”晚会曝光的还有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骚扰电话、 虚商实名制要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高度重视,连夜对涉嫌违法违规主体进行调查处置,责令基础电信运营商立即关停涉及飞鸽传书(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传输线路,要求上海长城移动服务技术有限公司全面关停涉嫌违规业务,并进行深入整顿,同时责成相关企业立即停止对智优擎公司相关网站的接入。

深度分析

信息黑洞窃取个人隐私的现象背后,反映了当前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技术的滥用使得个人信息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而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和监管的不足,又让这些非法行为有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很多人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缺乏对隐私风险的认知和防范。

这种非法获取和滥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还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例如,个人信息被泄露后,用户可能会频繁接到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甚至可能遭受诈骗等犯罪行为的侵害。此外,这种行为还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对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信息黑洞窃取个人隐私的事件,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漏洞和不足。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非法获取和滥用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让不法分子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红线。其次,互联网企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自律,规范自身的行为,不得以牺牲用户隐私为代价来追求商业利益。最后,公众也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谨慎使用互联网服务,避免在不明来源的网站和平台上留下个人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