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综述 >  为什么外企和精英疫情解封后想逃?
为什么外企和精英疫情解封后想逃?
洛克 来源: 2024-05-11 11:42
        
重点摘要
人很容易润,办好签证和移民手续,打包行李,买张机票,就走了,大不了偷渡走线。但,一个工厂要润就难多了。

几年来,互联网流行一个词,润,

人很容易润,办好签证和移民手续,打包行李,买张机票,说走就走了,大不了找关系偷渡走线,总归有办法。

但,一个工厂要润就难多了。

厂子搬迁,基建设施,设备怎么办,要不要搬?熟练工、管理团队,会不会跟着走?供应链、销售渠道,如果只在国内,人走了,一切就得撒哟啦啦。大公司,大企业有钱,设备拆了运走,管理团队和供应链也会跟着走。如苹果公司,特斯拉,本来就是跨国企业,自带引力,他们到哪里,供应链的企业就会被吸到那里。他们能选择的地方很多,当地政府看到他们来,那都是谢天谢地,夹道欢迎,放礼炮,迎财神,不是一般的高兴。

连美国,日本的政府,都呼唤他们的制造业归来,甚至给产业政策,给补贴,一边还强调,美国企业的供应链去风险,与中国脱钩,去全球化,去中国化。

但是,真正内心愿意响应去中国化的企业,也没有几家。不是没办法了,谁想搬家?搬家,基建损失不可避免的,当地一批熟练工基本上走不了,拆厂和建厂也要时间,一些沉没的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 在中国生产好处很多,基础设施配套完备,物流快,而且市场大,劳工不贵,也没工会找茬,地方政府在监管上都是开绿灯,不像印度,几家外资企业不受待见,地方的议员提意见,地检署找麻烦打官司,一个接一个来。

做产业的,都是长期资本投入的,既然来了,就要扎稳脚跟,持续经营,不像热钱总想快进快出,过把瘾就够。

当然,最担心他们撤走的,就是中国地方政府以及居民了。政府因此少了税收、就业岗位少了,地方上的GDP也下来了,当地居民担心,他们一走,会流失很多工人,周围的房价也要调整了,杂货小店,商场也开不下去了。

尽管如此,最终还是有些大型企业离开了中国。这又是什么原因?

可能,他们找到了更好的营商环境,被新兴经济体的招商引资撬走了。

现在,比中国,税收低和人工便宜的地方,如东南亚、南亚,尤其是越南,就像改革开放的初期的沿海城市。

凡是做大生意的公司,最担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如今,中美关系恶化,美国是西方的大哥,他们要遏制你,其他西方国家绝不会迎合你。这几年,台湾海峡两边关系紧张,媒体渲染,很多做企业的,担心万一发生战争,西方制裁一来,如俄罗斯被踢出SWIFT,他们的生意就歇菜了,没法做了。

过去,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各种税收优惠给西方大企业,老百姓也稀罕这些老外,能进外资企业,那都是人生的骄傲。如今呢民粹主义泛滥,在信息茧房中呆了一辈子的底层人,仇富,仇外,恨资本。对外企,外国人,已经不再那么友好,上海就发生过,出租车司机拒载日本人,而每过一段时间,就有抵制某外国品牌或者抵制某国生意的事件发生。如,韩国政府装萨德防御系统,在中国的韩国乐天超市,就躺枪被抵制了,没人进店里买东西,生意没了,不得不走啊。

还有一个原因,是疫情期间的封控,封城。导致了华东地区的大量企业的停工停产。很多外国订单接不了,很多供应链上的东西,在港口进不来,做好的产品出不去。 人家盼中国的货物,就盼星星盼月亮地等,而我们还在家里蹲。

苦了那些滞留在上海的外商,苦了那些来补及撤离的外国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他们被封在家里啥也干不了,而且每天要做核酸,等待街道配发的物资,这是他们一生都没有遇到过的挑战,海外来中国的严格隔离政策使得中外工商往来中断,对华投资受阻。

欧洲商会和日本领事馆曾去函中国政府,表达他们对其企业的影响,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希望能迅速解封。但是,封控的政策直到延续到二十大结束。  

上海严苛的封控政策,让西方人发现,他们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法律上也没有对滥用公权力的制约和限制,而公权力对私域也没有一点尊重,这与西方国家看重的个体主义的文化格格不入的。这直接导致一些老外,头也不回地离开。  

为公共卫生安全的集体主义政策挤压私权空间的事件,集中发生在疫情防控的期间,社会这个突然其来的变化,不仅让老外感到不适应,而且让国内资本与精英阶层感觉到不安,有种想润的情绪,在中产阶级的小企业主,高管,以及在官僚体系蔓延。即使他们自己走不了,也会忙着把家人和资产快速转移出去,海外的家族办公室开设好,在美国,在欧洲,去日本,去新加坡,都行,能润就早点润。

其实,海外也不比中国好到哪里去,制造业环境比中国好的地方也不多,这只是他们的权益之计,等他们焦虑平息,担心被化解之后,我相信他们还会回中国来的。

相关资讯
标签: 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