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海内外自媒体被一则消息霸屏:万科即将暴雷崩盘。一时间,各种议论甚嚣尘上,搞得人心惶惶。这一切,都起因于万科刚公布的 11 月份财报表现不佳,债券价格走低,甚至跌入垃圾级,股价也持续低迷不振。那么,今天咱们剖析一下,万科到底会不会倒?
先看表面现象,这一连串负面消息确实容易让人捏一把汗。财报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困境,高负债、净亏损,资金压力不言而喻。债券市场用价格“投票”,打入垃圾级意味着投资者信心受挫,对其未来偿债能力存疑。股价的持续低迷,更是让股民们焦虑不已,仿佛万科已经站在了悬崖边缘。
但拨开迷雾,当我们深入探究万科的内里,就会发现它远没到绝境。首先得了解万科的股东背景,这可是它坚实的后盾。深圳地铁集团,作为大股东,由深圳市国资委直管,是国有独资大型企业。再加上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一众股东,哪一个不是在国家经济格局里举足轻重?他们与万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这些“大佬”托底,轻易言败实在太早。
假设万科真倒了,那引发的可就是一场经济“核爆”。从行业内部看,万科手头的众多项目会陷入混乱,停工、延期将成为常态,上下游关联企业本就脆弱的资金链会瞬间崩断,进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大批企业破产,行业生态遭受重创。金融领域更是首当其冲,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债券融资……错综复杂的资金网络一旦破裂,坏账、违约将冲击整个金融体系,投资者恐慌性撤资,股市、债市震荡不休,金融稳定局面荡然无存。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那是信心的彻底崩塌,房贷违约、房产抛售潮会让房地产市场陷入通缩泥沼,谁还敢买房置产?往大了说,房地产上下游数千产业链条,从建材、家居到家电、装修,无一幸免,一二线城市发展失速,就业岗位大量流失,经济发展的脚步将被重重羁绊。
回看当下市场环境,“万科暴雷论”滋生的土壤确实存在。城市化进程换挡,人口增长慢下来,三四线城市房子供大于求,房价承压下行;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预期悲观,调控政策下,民众消费谨慎,囤房炒房的狂热早已褪去,房企发展空间收窄,负债率节节攀升。万科作为行业龙头,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万科如何摆脱困境还有待观察,但政策对房地产企稳态度坚定,作为行业龙头的万科必然得到国资的大量输血。因为万科的倒下是无法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