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商品 >  黄金为何一路狂飙?各大机构集体看多
黄金为何一路狂飙?各大机构集体看多
币海独步者 来源: 2025-04-15 04:58
        
重点摘要
各国央行有条不紊地提高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这种系统性的改变,犹如坚实的基石,有力支撑着黄金需求。

随着金价首次突破每盎司3200美元,全球不确定性如乌云般密布,笼罩着市场,各大银行纷纷调整对黄金前景的预期。上周五,瑞银和德国商业银行率先发力,大幅上调金价目标。

瑞银将目标价提升至每盎司3500美元,其观点认为,美债和美元需求的下降,恰似为黄金涨势注入了强劲动力,使其涨势不仅能延续至明年,更有望在更长时间内稳固于高位。

除了传统的避险需求和投机者的推波助澜,瑞银还敏锐地察觉到黄金配置需求发生了诸多结构性转变。

各国央行有条不紊地提高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这种系统性的改变,犹如坚实的基石,有力支撑着黄金需求。从长远视角看,瑞银建议在美元平衡投资组合中配置5%的黄金,以实现多元化投资的最优选择。

德意志银行也不甘示弱,对2025年和2026年的黄金均价预测进行了大幅上调,分别调至3139美元/盎司和3700美元/盎司,与此前预测的今年2725美元、2026年2900美元相比,涨幅显著。

近期股市上涨的背后,涌动着市场对特朗普领导下美国经济政策的深深担忧。特朗普激进的关税策略,特别是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145%的关税,在全球市场激起千层浪。

中国迅速回应,将对美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125%,进一步加剧了紧张局势。尽管白宫暂时按下部分关税的“暂停键”,但投资者信心已遭受重创,市场的不安情绪如涟漪般扩散开来。

自今年年初至今,黄金价格一路高歌猛进,涨幅逾22%,稳稳巩固了其作为避险资产的尊贵地位。而黄金 ETF 资金流入创纪录便是市场青睐黄金的有力佐证,截至3月底,这些 ETF 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达3455亿美元。

在这场黄金热潮中,各国央行的行动格外引人注目。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中国已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储备。截至3月份,中国黄金储备量从2月份的7361万金衡盎司稳步增加至7370万金衡盎司,彰显了对黄金价值的坚定认可。

高盛集团的动作更是引起市场轰动,年内三次激进上调金价预测。其修订后的预测显示,现货黄金价格到今年年底将升至3700美元/盎司,2026年年中更是有望触及4000美元/盎司。

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在预测框架中纳入了强于预期的央行需求,以及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对ETF 资金流入的提振。如今预计央行每月购买80吨黄金,高于先前假设的70吨。债券市场的压力与黄金的上涨态势,充分彰显了黄金在对冲经济衰退风险方面的“独特”优势。

花旗集团预测金价可能在年底前攀升至3500美元/盎司,高盛也将今年底金价预测从3100美元/盎司上调至3300美元/盎司,麦格理集团则预计金价将在今年第三季度触及3500美元/盎司。

当然,在一片乐观声中,也需保持理性与谨慎。当前金价处于历史高位,短期追高犹如在钢丝上行走,需格外小心。投机性仓位获利了结带来的波动风险不容忽视。

但从中长期维度审视,央行持续购金、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难解,以及货币信用弱化等核心因素并未改变,黄金作为一种战略资产,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具备不可忽视的配置价值。

相关资讯
标签: 黄金金价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