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恶性事件的频发,常常被认为是个体对现状不满的集中表现。这些事件的根源不在于一时的冲动,而是源于长时间的情绪累积。
当人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感到压抑、委屈、失望时,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宣泄,便可能会走向极端。这不仅是情绪的问题,更是社会与经济环境长期作用下的产物。
2013年的电影《致青春》的情节中,女大学生小朱被超市经理污蔑偷窃,尽管最终学校让超市道歉了事,但这个过程让她感觉自己的人格被侮辱。
面对这种不公的对待,学校选择“息事宁人”的方式,试图用形式上的和解来淡化矛盾,却忽略了小朱情感上的伤害。这种“和稀泥”的处理方式虽然能够暂时平息问题,但忽略了受害者的真实感受,最终反而激化了矛盾,导致悲剧的发生。
类似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在利益与稳定的考量下,常常出现大事化小的处理方式,尤其当个体的诉求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体的情绪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在贫富差距、就业环境和生活压力下,失意者往往会觉得被社会边缘化,便会产生愤怒与不满,最终就可能演变为无法控制的社会犯罪行为。
在许多社会冲突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到这种情绪化的表达。医患矛盾、因债务问题而发生的报复社会行为、因生活压力而产生的家庭冲突,都是社会矛盾在经济生活中的投射。
再加上最近几年经济下行更凸显了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无形中加剧了人们的不满。当问题无法通过合理渠道解决时,愤怒便成为人们唯一的出口。
这种现象犹如航班延误时的乘客不满。旅客因长时间等待而愤怒,有人以砸门、叫嚷等方式表达不满,而其他旅客则被这种情绪感染,开始模仿甚至扩大这种行为。
这是一种连锁反应,传达了人们对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这种不满和愤怒不只存在于航空事件中,也在社会各个层面不断重演,形成了一种“不顾后果去抗争”的心理模式。
然而,暴力的发泄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更值得担忧的是,当人们对外部环境无力改变时,他们往往会将怒火发泄到更易控制的对象身上。这种迁怒现象不仅在个体情感上加剧了矛盾,还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不信任和敌对的氛围中。
社会发展和个体的价值实现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在经济增长优先的背景下,这种关系却逐渐变成了一种背离的状态。部分人得益于经济发展,而更多人则因发展带来的失衡而受挫,最终,愤怒便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情绪反应。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认为: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的成长和生活环境被高速运转的经济活动给打破了。特别是最近几年,人们在对环境不满的情绪被持续积压,阴暗中的恶就开始滋生。
回想一下,中国曾经历过60年代的穷,70年代的乱,但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银行职员不满降薪和被辞退,就要在单位上吊轻生;开车被加塞,下车就是一顿暴打;家长不过是用手机拍照取证,就被保安棍棒伺候。他们大都是遭遇经济挫折后通过极端且违法的方式发泄情绪。
经济活动与公众利益的冲突总是难以避免。经济的震荡会加速社会的不平等和普通人的被剥夺感。而社会中的恶性事件往往又并非孤立的个案,是经济问题和个人情绪合力作用的结果。但无论如何,选择暴力甚至威胁他人生命的方式对待问题都是极其错误且荒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