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3.18日盘后,中国联通在其2024年财报中明确提出“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并将算力投资作为战略核心,旨在抓住AI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董事长陈忠岳指出,算力是未来“智能时代的水电煤”,需通过智算、通算一体化运营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联通的动因?
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及数字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运营商向算力服务商转型。中国联通在17 EFLOPS的智算规模上落后于19.6 EFLOPS的中国移动和21 EFLOPS的中国电信,亟需通过投资缩小差距,抢占市场份额。
传统联网通信业务增速放缓,仅占服务收入76%,同比仅增1.5%。而算网数智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收入825亿元,同比增9.6%,尤其是联通云收入达686亿元,同比增长17.1%,智算签约金额超260亿元。公司需通过加码算力实现业务结构升级。
中国联通的具体举措?
1. 资本开支向算力倾斜
2024年资本开支613.7亿元,同比下降17%,但算力投资逆势增长19%。2025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其中算力投资同比再增28%,并设专项预算支持AI基础设施。重点布局智算中心,建成300多个训推一体算力资源池,覆盖上海、广东、内蒙古等“东数西算”枢纽节点。
2. 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
深化 CT、IT、DT、AT、OT 技术融合,研发费用同比增9.1%,科创人才占比达42%。推出“联通云”智能升级版,提供智算、数据、模型一站式服务,并落地超4万个 5G 行业应用项目,服务16000个专网客户。
3. 财务与股东回报
净利润达206亿元,同比增10.1%,全年派息每股0.4043元,同比增20.1%,派息率提升至60%,显示盈利与分红能力的双重提升。
其他运营商的竞争动态?
目前,中国移动2024年智算规模达19.6 EFLOPS,持续投资智能算力网络,并推进“算力网络”国家新基建战略。而中国电信的智算算力累计21 EFLOPS,重点布局“云网融合”,计划2025年智算能力再增30%。
其他运营商可能的应对措施?
1.加速智算投资:预计移动、电信将进一步扩大智算中心规模,优化算力资源调度能力。
2.深化行业合作:通过政企合作(如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巩固市场份额,例如电信在政务云领域已占据优势。
3.技术差异化:强化自研大模型与AI安全能力,如中国电信的“星河”AI平台已应用于多个垂直领域。
运营商行业发展趋势?
1. 角色转型
从传统通信服务商向“AI+算力”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变,联通提出“管道+水电煤”双定位,预示行业竞争将围绕算力服务生态展开。
2. 市场格局变化
算力投资可能加剧运营商分化,技术领先者(如移动、电信)或进一步巩固优势,而联通需通过激进投资缩小差距。
3. 投资者关注点
算力业务盈利能力:智算项目签约金额能否转化为稳定收入。
政策风险:“东数西算”政策落地进度及地方数据中心建设竞争。
技术风险:AI 大模型迭代对算力需求的波动性影响。
中国联通此次财报披露的算力加码,既是应对AI时代技术变革的战略选择,也是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其动作可能倒逼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进一步强化算力布局,推动行业从“流量竞争”转向“算力+生态”竞争。
未来,运营商在智算基础设施、行业应用场景及技术自主性上的表现,将决定其在新数字经济格局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