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的TEMU最近遭遇了一场不小的风波。7月22日和7月29日,数百名TEMU商家前往TEMU广州总部维权,说,他们觉得自己被平台被"套路"了。商家称因售后问题被Temu平台罚款和扣除“售后预留金”,金额在几万元至几百万元不等。其中一位广州商人说,去年他通过 Temu 卖了价值 550 万美元的商品,几乎所有利润都因为“被客户投诉和退款而导致的巨额罚款“给扣掉了。其他一些商家表示,通过 Temu 销售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产品后,结果还是净亏损。因为对他们的罚款,最高可达产品零售价的五倍,而且不要求“客户退回不满意的商品“。拼多多一内部人士回应,这次所谓的“维权”,其实是“闹事”,来的商家只有十几家,且集中于服饰类 ,现场之所以人多,都是这些商家“找来的撑场面的,他们被罚了很不爽,希望通过闹事儿引起社会关注,最后逼平台退罚金。说到拼多多,不由得让我想起几天前彭博社发布的亿万富翁排行榜,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凭其估计为486 亿美元的财富,跃升为中国首富。拼多多在今年年第一季的业绩表现出色。平台实现收入868.1亿元,同比增长130.66%。净利润达到280亿元,同比增长约246%。论电商,黄峥是马云,刘强东的后辈了,在与阿里,京东的三国杀中,阿里和京东都选择了相信消费升级是趋势,一线城市中产是消费主力,完全看不起“砍一刀”的模式。而拼多多则通过「流量端的技巧」选择了下沉市场,押注了消费降级。马云眼中看重的客户是平台的店家,黄峥看重的是消费者的体验。经过疫情后,消费者群体有了变化,在中国是富人中产降低消费水平存钱,穷人,年轻人钱不够花,卷低价成了消费降级时代的杀手锏。同样,在西方国家高通胀,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穷人抢电商中价廉物美的商品,富人注重实体店的消费体验。这样的市场变化,不仅让拼多多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一骑绝尘,在海外市场也风生水起。TEMU的APP下载量全球第一,连亚马逊都得靠边站。那么问题来了,TEMU这么火,供应商应该争着上平台才对,怎么闹起了维权了呢?原来,拼多多在海外市场继续搞"价格战",把生产商,供应商压得喘不过气。本想便宜个20%就差不多了,结果非得便宜60%,这利润空间从哪儿来?供应商降本增效成了难题,不良供应商开始在产品质量上动歪脑筋,产品以次充好,服务马虎了事。结果,商品是卖出去了,但差评如潮水般涌来。商品中还混入了不少劣质品、仿冒品,甚至有的产品还"有毒"。在韩国,首尔市政府对Temu平台上的儿童用品做检测,发现有一半"不适宜使用",因为含有超标的有害化学物质和致癌物质。比如,儿童凉鞋上的配饰,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超标348倍,儿童的防晒车窗帘也超标324倍,还有铅含量超标的问题。在美国,Temu的商业评级只有C+,顾客评分更是低至2星半不到,评论区Temu几乎被喷成了"筛子"。顾客的抱怨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差、服务跟不上、物流慢、营销手段有欺骗性等方面。德国的顾客也有类似的抱怨,商品质量差、未收到货物、难以联系客服,许多产品还不符合德国的技术安全标准。国内消费者其实没有海外消费者那么「矫情」,那么在意假冒伪劣的产品,因为价格太低廉,能用则用,不用就退了,不会想到打官司维权。但是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假货或侵犯IP版权的产品会受到严重的惩罚。美国的律师们可以不用付律师费,接这种为消费者争取权益的官司,商家的赔偿费可能是上万倍的。我们熟知的麦当劳咖啡烫人事件,法院就判了270万美金补偿金。对于知识产权保护,西方国家非常重视。IP版权的产品,品牌,logo,款式,设计等在西方都是受到法律很好保护的,任何诱导或接近IP版权的产品都会被封号,惩罚。如:有了Hello Kitty,就不能用Hello Tikky, 因为相似度太高。想打擦边球,门都没有。这里也要批评一下拼多多。中外的法律环境非常不同,你们在出海前,应该好好做功课,教育和培训好自己的供应商,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了再"亡羊补牢"。以罚代管,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Temu需要雇佣一个优秀的律师团队,同时对供应商进行法律和IP版权方面的教育,严格做好品控,保证安全符合当地的标准。虽然,这些天Temu的股价还在涨,但这是资本市场热钱的炒作,要在欧美市场立足,要想挑战亚马逊,绝不是卷价格那么简单,希望拼多多尽快调整出海战略,做出可持续的商业决策。这么大的上市公司,如果哪天被罚到退市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