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综述 >  中欧博弈与合作:特朗普关税下的战略抉择与复杂共识
中欧博弈与合作:特朗普关税下的战略抉择与复杂共识
币海独步者 来源: 2025-04-30 02:18
        
重点摘要
尽管存在分歧,欧盟与中国仍有机会塑造新的全球经济框架。前希腊财政部长帕帕孔斯坦提努认为,欧洲现在别无选择。

特朗普释放的一系列保护主义政策冲击了全球贸易体系。在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欧盟与中国的合作的动态变化正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共同抵御“全球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是今年中国东南亚外交的核心主题。北京希望利用中国的经济量能和基础设施外交来抵消美国的关税压力。其说法广泛被解读为对特朗普政府的批评,试图将中国塑造为一个稳定、开放和包容的替代选项。

此次访问还展示了中国如何利用自身的产业与供应链优势推动与东南亚国家在铁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升级以及重大的投资项目。几乎每个国家都被描绘成能从中国崛起中受益的例子。而这种叙事对于欧盟来说,能有效果吗?

诚然,欧盟和中国在稳定全球贸易规则等多个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但让中欧双方抛弃成见,开放市场,合众抗美可能远远不够。欧盟需要清晰明确的政策来避免合作会造成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同时还要考虑在全球事务中的价值认同的差异之间的矛盾。

所以双方正在通过不断释放出通过新的观点与视角,以希望能接受到彼此接近的信号。近期中国向欧盟伸出了合作的橄榄枝,共同反对美国及其“单边霸凌行为”。

欧盟也表现出了改变其对华政策的意愿,选择在战略性贸易和投资关系中寻求平衡与改进,不过布鲁塞尔坚持要基于公平竞争的原则——或者是基于“欧盟优先”的公平原则。

作为这一和解精神的一部分,双方在取消制裁问题上已进入最终阶段。据报道,双方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举行双边峰会,庆祝双方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

尽管存在分歧,欧盟与中国仍有机会塑造新的全球经济框架。前希腊财政部长帕帕孔斯坦提努认为,欧洲现在别无选择,只有更紧密地与中国合作,以应对他所称的“特朗普2.0对全球秩序的攻击”。

他认为,气候变化等领域具有合作潜力,在贸易和技术等更具争议的领域,则应采取平衡的方式,尊重经济互依关系,同时承认双方在价值观上的根本差异。

前欧盟贸易委员塞西莉亚·马尔姆斯特伦则认为,有机会恢复冻结的《中欧投资协定》(CAI),但前提是中国取消对欧盟个人的制裁。尽管欧洲需要中国的绿色技术,但也对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和对关键材料的过度依赖持谨慎态度。

不过大部分的欧盟成员国都认可,特朗普的关税会使得欧盟在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中更加脆弱,但似乎也为为欧盟提供了不错的谈判杠杆。他建议,中国应在严格条件下投资欧洲,才能换取进入欧盟市场的机会。

更为消极的看法来自布鲁塞尔智库布鲁格尔(Bruegel),他们认为特朗普关税对但欧盟的影响是可控的。欧盟在保持独立性和灵活性方面优于北京。双方都给予了90天的关税暂缓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通过谈判解决双方的贸易问题。

而且,他们坚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对美国的经济和GDP造成更大的影响,中美贸易升级会导致美国在进口消费品和制造输入方面转而依赖欧盟。这导致欧盟对美国的出口可能只会略微下降。

而由于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欧盟可能面临来自中国的产业转移风险,不过他们也承认,欧盟产业的威胁有限。

因为大多数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与欧盟生产并不直接竞争,而那些有竞争关系的产品,仅占欧盟总出口的一小部分。不过布鲁塞尔智库的同时指出,由于中国的成本优势,合作或产业转移可能对欧盟产生通缩效应。

纠结与矛盾、冲突与合作。几乎是欧盟当下最真实的注脚。尽管欧盟与中国看似在许多方面并不一致,但全球经济秩序的维护使得双方走到了一起。

对于布鲁塞尔和北京来说,特朗普的关税议程威胁着市场准入,扰乱了供应链,破坏了全球贸易规则。双方有合作的机会,这种合作并不要求价值观上的一致,而是要作为务实的合作伙伴共同行动。

双方可以在数字贸易标准、绿色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深化合作,并共同努力让双方继续融入全球经济的海洋中。

相关资讯
标签: 欧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