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宏观数据 >  中国经济迷思(一):中国经济有多大?
中国经济迷思(一):中国经济有多大?
奥派中国 来源: Austrian China 2023-08-25 07:28
        
重点摘要
中国崩溃论在西方主流媒体非常有市场,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是不是西方媒体所津津乐道的那些问题?

这篇文章由多个部分组成,酝酿已久。在西方,关于中国末日的文章和视频当然从不缺乏。有时,它们确实反映了实际问题,但却很少提供平衡的观点。现实情况是,由于 2008 年后中国政府采取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中国经济积累了一些严重的结构性问题。然而,这些问题需要结合中国庞大的私营经济、巨大的制造能力及其在全球工业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来看待。

对中国经济及其前景的评估众说纷纭,在西方各大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上最常见的题目有:

- 中国经济发展得好吗?还是很差?这一切是否只是一个即将崩溃的 "大泡沫"?

- 中国经济的实际规模是否远比宣称的要小,因为CCP(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西方反华人群对中国政府的称呼)在伪造数字?

- 中国的经济是否建立在 "强制劳动 "的基础上,大多数人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而少数精英却享受着奢侈的生活?

- 中国人是否像凯恩斯主义者所说的那样 "储蓄太多 "而 "消费太少"?

- 如果不是立即崩溃,那么是否如彼得·泽汉(*美国地缘政治科学家Peter Zeihan)所言,由于中国不可能适应人口减少的情况,中期崩溃不可避免?

很多西方读者错误地认为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或者所有的中国公司都由 “党 "控制。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大部分不仅不是中央计划的结果,而且在大约 1992 年至 2008 年期间,政府放手不管的做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也使得中国许多具有超强竞争力的私营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行业主导地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统治机构已经放弃了中央计划。相反,特别是在过去五年中,中央计划和干预主义再次成为中央政府经济政策的基石。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将这些政策与中国当前的经济萎靡联系在一起的大量证据。

但在探讨 2023 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情况,中国经济到底有多大(或多小)?

在我们最近于 6 月 29 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我们分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公布的 2023 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估算值,并根据其生产性 GDP 总量(即生产了多少东西)对最大经济体进行了排名。然后,我们将其与其他几个经济活动指标进行比较,如用电量或乘用车注册量。虽然 GDP 数字充其量只能作为估算,但在这种情况下,其他指标似乎确实支持 IMF 的 GDP 数字。

 

*图中的PPP指: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是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目的是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购买力平价汇率与实际汇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23 年的估算,如果我们使用购买力平价来估算所生产产品的价值,中国现在生产的产品大约是美国的三倍。它的产量也比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总和还要多。如果考虑到在被中国超越之前的 100 多年里,美国一直是世界领先的制造大国,那么这一巨大的差距就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

当然,这只是一个近似值,但只要最近去过西方的乐购或沃尔玛,就不会对这个基本事实感到惊讶。

那些仍然持怀疑态度的人不妨看看 SL Kanthan (*知名印度公知)在 Youtube 上关于这一主题的精彩视频。视频名为 "揭穿关于中国 GDP 的阴谋论" (Debunking Conspiracy Theories about China’s GDP)。在这段视频中,他对中国政府有意夸大经济规模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指出,恰恰相反,鉴于西方国家极度担心在经济上被中国赶超,中国政府在地缘政治上有意低估其经济规模。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绝对数字,而不是增长数字。政府统计人员有可能系统性地低估整体经济规模,同时夸大和/或平滑年度增长数字。前一个数字(经济规模)对外国受众更有意义,而后一个数字则是国内关注的焦点。

关于中国经济的总规模,西方的担忧是真实的,也是有原因的。

请注意,商品生产(又称 "产品")的定义比 "制造业 "的定义要宽泛得多。根据制造业定义的狭义程度,数字会有很大差异。例如,布鲁金斯学会在 2018 年的一篇文章中称,2015 年,中国仅占全球制造业的 20%,总产值为 2 万亿美元。相比之下,英国《金融时报》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当时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 25%。当然,这个数字与上表中提到的 8 年后 16 万亿美元的 "商品 "产量之间也存在巨大差距。

(来源:联合国统计数据,2004年以前联合国没有中国相关数据。红线:中国;蓝线:美国)

英国《金融时报》在上述文章中发表的最新制造业产出对比显示,中国与美国的比例约为 2:1,而不是我们在生产性 GDP 排名中看到的 3:1。有趣的是,这张图显示中国在 2009 年就超过了美国。从那时起,中国将美国甩在身后的速度在世界历史上几乎是前所未有的。

尽管在同一时期,中国制造业的实际工资呈爆炸式增长,增幅超过 4 倍。尽管中国政府在同一时期疯狂印钞,但这一政策使制造业相对于离印钞机较近的行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美国对此的反应也许并不令人意外,那就是实行保护主义,试图切断中国与关键技术的联系。历史表明,这种政策不太可能奏效。这种政策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中国本土的信心危机所产生的影响远比美国任何程度的保护主义都要严重。

《中国经济迷思》系列文章:

中国经济有多大

廉价劳动力神话

中国是否储蓄太多?

好的,坏的和丑的

相关资讯
标签: 中国经济经济衰退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