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稳定的增长前景和政治不确定性影响主要经济体的企业和家庭信心,各国正努力从高通胀时代中恢复过来。尽管经济活动保持相对强劲,但信心指标已大幅下滑或仍处于负值区域。
据《金融时报》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多数经济体的实际经济活动依然保持着一定的韧性,但在不稳定的政治局势和经济前景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和家庭的信心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甚至跌入了负值区间。
这一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布鲁金斯学会与《金融时报》合作编制的全球经济复苏跟踪指数(Tiger Index)所反映的趋势,即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信心成为了最薄弱的一环。
地缘政治动荡无疑是导致这一状况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总统大选的临近、中东地区的持续冲突、以及俄乌战争,都加深了全球范围内的不安感。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埃斯瓦尔·普拉萨德博士直言,“人们普遍感受到了悲观和不确定的情绪”。
他进一步解释道,这种信心低迷的现象不仅出现在那些经济形势欠佳的国家,即便是在经济表现较为稳健的国家,民众对于未来同样感到忧虑重重。
在此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发出预警,提醒各国政府需警惕即将到来的“双难局面”,即低增长率和高负债的双重困扰。她呼吁各国必须着手解决日益紧绷的公共财政问题。
预计在即将召开的世界银行与 IMF 联合年度会议上,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得到更新。此前 IMF 曾预测,2024年全球 GDP 增速将达到3.2%,2025年有望升至3.3%,但格奥尔基耶娃警告称,尽管我们正在逐步走出前所未有的通胀危机,但是物价的上涨仍将对普通家庭收入构成持久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Tiger 指数显示,尽管中美两国的实际经济活动有所增强,但信心层面却遭受重大打击,远未恢复至历史平均水平。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亦不容乐观,信心指数遭遇重挫。
尤其在欧洲大陆,德国这个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正经历着自新冠疫情期间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下行期,实际活动指标降至多年来的最低点,而信心指数更是深陷低位。
10月9日,德国政府下调了2024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由此德国正面临自21世纪初以来的首次两年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