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作为回应,中国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
中国政府2月4日宣布了一系列针对美国商品的新关税措施。具体而言,对美国煤炭和液化天然气进口产品征收15%的边境税,同时对美国原油、农业机械和大排量汽车征收10%的关税。此外,中国还对25种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这些金属是许多电子产品和军事装备的关键部件。
与此同时,美国的 PVH 集团和因美纳公司被列入中国的“不可靠实体”名单,而科技巨头谷歌也因反垄断调查受到关注。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正在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应对美国的贸易压力。
特朗普政府同样没有放松对欧美的贸易施压。上周末,特朗普宣布计划对美国钢铁和铝进口征收25%的关税。这一举措并非首次,早在他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特朗普就曾对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铝征收10%的关税,但后来给予了几个贸易伙伴免税配额,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
特朗普多次抱怨欧盟对美国汽车进口征收的关税远高于美国,并表示汽车进口税仍在讨论中。上周,他表示,对欧盟商品征收关税可能“很快”发生,但暗示可以与英国“达成”协议。
面对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国际社会反应不一。中国指责华盛顿为其在合成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贸易中的作用提出“毫无根据的虚假指控”,并已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诉,称美国进口税“具有歧视性和保护主义”,违反了贸易规则。
为了缓解物流混乱,特朗普暂停了对来自中国的小包裹征收关税的措施。该措施连同额外的10%关税于2月4日生效。暂停措施将一直持续,直到“建立足够的系统来全面、迅速地处理和收取关税收入”。美国邮政服务公司曾暂时停止接受来自中国的包裹,但一天后就改变了主意。
尽管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但中美之间的高层对话并未完全中断。预计特朗普将于最近几天与中国国家主席举行会谈,但美国总统表示,他并不急于举行会谈。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商业和经济专家斯科特·肯尼迪指出:“(与特朗普第一任期相比)中国准备得更充分。”尽管中国经济周期性放缓,但其技术能力比以前更强,且已经实现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