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商业 >  贷还是不贷?5000万额度 2.9%低息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贷还是不贷?5000万额度 2.9%低息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币海独步者 来源: 2025-03-27 06:22
        
重点摘要
新政将小微企业最高授信额度从3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并为个人经营者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贷款额度。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的通知》,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扶持政策。主要措施包括扩大贷款适用范围、提高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等。

然而,受经济环境影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新政希望通过金融支持,帮助企业稳健经营,减少裁员,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授信额度提升,是否能真正惠及大多数企业?

新政将小微企业最高授信额度从3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并为个人经营者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贷款额度。这一调整在理论上增强了企业融资能力,但对大多数小微企业而言,这样的高额度并不一定能够惠及。

数据显示,中国企业规模结构呈金字塔型,大型和超大型企业不到经济规模占比的10%。这就意味着,超过90%的中小企业和个体承担着全国90%的就业岗位。

绝大部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远低于千万级贷款额度。它们真正需要的,是快速获得小额资金,以维持日常运转,而高授信额度往往伴随更严格的审批流程和银行一贯的谨慎态度。

对于那些处于产业链和重点行业的中小企业,的确是个利好政策,但对大多数真正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和个体仍无法收益。

利率下降,融资成本真的降低了吗?

本次政策规定,贷款利率上限不得超过4%,最低可降至2.9%。相较于过去动辄6%以上的利率,这一调整确实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1000万元贷款为例,利率从6%降至3%,意味着企业一年可减少30万元利息支出。这对于资金流紧张的企业而言,确实能提供一定缓冲空间。

然而,利率降低并不代表所有企业都能轻松获得贷款。银行在放贷时仍需严格审核企业的信用状况、经营情况,而小微企业因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记录不足,往往难以满足审批要求。

而许多企业可能依然需要依赖民间借贷或互联网金融,这些渠道的贷款利率虽高,但由于申请简单且高效。因此,小微贷新政的实际执行效果,仍然取决于金融机构的相关机制是否足够灵活。

数字信贷弥补传统信贷的不足?

新政未直接提及数字信贷,但从全球趋势来看,数字信贷正在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工具。根据CGAP的“影响力探路者”研究,数字信贷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企业能够获得融资支持。

但数字信贷的支持也存在局限性。目前,大部分数字信贷额度较小,贷款期限较短,主要用于短期周转,而无法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资金需求。

而且,高风险企业在数字信贷市场上仍然处于劣势,由于缺乏抵押物和信用记录,更容易被排除在融资体系之外。因此,仅靠数字信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贷还是不贷?这是个问题

毫无疑问,中小企业贷款新政真正的挑战在于政策的落地执行。传统低效的审批流程和长期一贯的谨慎态度仍然是困扰贷款难以触达最需要的企业的主因。

目前市场对于贷款新政保持谨慎乐观。毕竟该新政对于一些中型企业的贷款帮扶已经初见成效,3月25日,杭州滨江集团52亿元拿下水电新村地块,楼面单价折合77409元/平方米,创下历史新高。这种乐观的市场情绪产生的衍生效应可能正在传播到成百上千个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中。

随着未来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发力,新技术和新手段可能会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难度。而且包括青岛和福建的当地政府已表示,将贷款与企业社会责任、信用记录挂钩,优先支持稳定就业和不裁员的企业,并确保贷款资金能用于稳岗和扩岗。

2024年,A 股上市的16家银行中,不良贷款同比下降的有10家,6加持平。所以,对经济低迷和违约率的担忧并没有阻碍中央政府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这表明目前的经济风险是可控的。

而新的贷款利率和政策总会吸引一部分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商户。因为对于他们的企业而言,贷与不贷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相关资讯
标签: 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