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国制造和美中贸易的“信息风暴”正在 TikTok 上悄然形成。这些视频由中国工厂拍摄,内容直指不少欧美品牌的产品产自中国,却以远高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西方市场销售。
这些视频不仅展示了生产流程,还直接提供采购链接,呼吁观众“直接下单”,跳过中间商,从中国工厂获得“你不敢相信的价格”。
例如,一位名为 @LunaSourcingChina 的创作者站在一个整洁的生产车间,展示该工厂生产的成本仅为5到6美元的瑜伽裤,而同款商品在美国 Lululemon 店铺的售价超过100美元。
她强调,“材料和工艺几乎一样”。然而 Lululemon 回应称,公司仅约3%的成品在中国大陆制造,真正的正品只能通过官方渠道购买。这个解释反而刺激了大量网友通过 TikTok 进行下单。
在这些爆红的视频中,点击量最高“China exposed the truth”已获得830万次观看和49.2万个点赞。而曝光 Lululemon 供应商的一条视频也达到了260万次观看,“我们如何绕过关税”的视频也有近百万观看量。
这一现象显示出美国公众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满。尤其是在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之后,TikTok 上大量内容试图质疑这一政策的合理性,并以“高性价比”“打破壁垒”作为宣传点。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通过中国供应商直接采购是否能真正绕过美国的关税制度——尤其是美国将在5月2日取消小包裹的关税豁免政策——但这些视频显然传递出一种对抗情绪:不再接受高价消费,不再盲目信任品牌,而是开始质疑全球供应链背后的利益分配机制。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视频折射出中国内容创作者在影响美国普通消费者方面的能力正不断增强。这是美国政府要求 TikTok 母公司字节跳动出售其国际业务的核心原因之一。
正如美方专家 Alex Goldenberg 所言,这种现象可能是“有共性有组织的行动”,目的是利用 TikTok 的平台优势,挑战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关税政策,向美国消费者展示中国制造的廉价、优质和可得性。
与此同时,其他中国社交平台如小红书也在美年轻人中迅速走红,填补 TikTok 可能面临封禁后的市场空缺。这种“数字移民”式的内容迁移,正在悄然改变全球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
有些视频甚至不再止步于展示产品,更直接批评美国政策,呼吁普通民众采取行动。
用户 @neil778027 在视频中说道:“几十年来,你们的政府和富豪把工作外包到中国,不是为了外交,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榨取廉价劳力。你们中产阶级被掏空,工人阶级被摧毁,还要被要求为此感到自豪。”他甚至直言:“美国人,你们需要的不是关税,而是革命。”
虽然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对部分中国产品如电子产品、半导体给予关税豁免,但这些政策并未惠及 TikTok 视频中大量涉及的服装与配件类商品。因此,视频所揭示的制造与消费之间的鸿沟依旧存在。
如今全球采购正经历“去中介化”的革命。以往企业往往依赖中间商或贸易公司进行采购,再通过他们来把控质量、协调生产。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采购者选择跳过中间环节,直接与工厂对接。而生产商也乐于通过这种视频展示以获取更多的平台流量。
这些现象背后,是一场关于品牌、国家、消费者与制造者之间权力重新分配的全球性博弈。当制造者拥有了社交平台话语权,消费者也开始重新思考他们所买的每一件商品背后的真实价值。而这场“信息揭露”,也许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