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楼市调控措施,包括首、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分别降至15%、25%;取消商业贷款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等。
新政过后一个多月,各地都相应落实了新政政策。是不是全国房地产市场就此回暖了?房价有没有触底,是不是可以入场抄底了呢?
可以肯定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反弹,先看二手房住宅市场成交。
我们再看看政府最担心的新房住宅情况,这是决定是否房企的去库存。
基本可以得出结论,新政确实激发了一线城市的活跃度,新房和二手房网签量都有不同程度地在增长。
再从房企的销售端来看,房企的危机解决了没有?
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0834.7亿元,同比下降41.6%,降幅较上月继续收窄3.8个百分点。其中,TOP100房企6月份单月销售总额同比下降19.55%,环比增长26.05%,均较5月份有所好转。
可以,得出结论,对于房企来说,危机没有解除,销售还在下降趋势。
我们再看,大家最关心的房价。
中指研究院报道: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1对全国 100 个城市新建、二手住宅销售市场
租赁市场,根据中指研究院报道的情况:
517楼市新政的一个月的效果来看,二手房放量是以价换量,可能的原因是新政降低了购房者的首付,降低了贷款利率,促成在二手房的市场,很多人开始置换房产,特别是置换掉超过5年的老破小。现在置换的好处是,可以免去很多税费,有更低的贷款利率。值得注意的是,新的置换可能不是以前的那种改善置换,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流动资金,比如,往小了换,往远了换,尤其是在市中心的老破小,除了地段的优势外,性比价比不高,不如这个时候,换远一点,获得更多的现金和更大面积。从上海成交价格集中在500万左右,可以看出,放大杠杆改善住宅的人业主少。也有一些是所谓的「手拉手」交易,就是自己卖给家里的人,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加大杠杆(贷款利率不高),获得一些流动资金。
虽然,银行降低了首付比例,但是,你加大杠杆上车的人一定要小心。因为房价大跌,比如跌20%以上,可能让你直接负资产。你断供,人家拍了你的房子,你还倒欠银行的钱。
最近,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一位购房业主因降薪和房贷压力过大,不幸患上了抑郁症,并最终选择了跳楼这一极端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据网友爆料,7月2日下午5点左右,上海中金公司一名30岁的郑姓女员工,因降薪还不起房贷,而跳楼自杀。事发之后,中金公司发公告回应证实当日确实有上海女员工轻生,不过否认和降薪有关。这消息在金融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据说,这位女员工是94年生的,毕业于浙大,是金融硕士。在中金公司上海分部工作,去年9月在上海北外滩购置了1500多万的豪宅,贷款1000多万,结果半年跌去了首付,同时,中金公司开始降薪裁员,据说降薪幅度几近腰斩,这名员工家庭原来月收入120万,房贷72万,还有48万的开支可用于生活,现在收入降到了80万,还完房贷只剩下8万,月均6666元,生活品质急转而下,成为不折不扣的房奴。
上个月初,国资委发退金令,要求央企退出金融行业,剥离金融公司的股权,国家正借着这个机会开始整顿金融行业。记得在2020年,国家发布退房令,之后下发三道红线,后面就是房企暴雷了。现在金融行业,人人自危,限薪,退薪,退佣,降薪,裁员的寒气逼人。这位跳楼的郑姓女士,所在的中金公司,过去年薪平均到手都有60-70万,最近被监管部门罚了多次,公司压力巨大,开始调降薪水。
特别是在做金融行业管理层的人,基金销售经理,几年前赚得盆满钵满,现在说不定要吐出来。陆家嘴高档物业的业主估计都是这类高端精英,如今金融业的整顿,势必影响他们的利益,如果他们和郑女一样杠杆过高,估计不得不抛售房子了。
其实,上海的房价相对来说,这几年相比其他城市跌幅并不大。但是,如果上海的房价如果再持续跌几年,银行压力会非常大,因为毕竟上海的均价高,贷款的规模是巨大的。以前的跌,是缩量的跌,成交量不大,买方需求小,这并不能看作是真正的市场走低。如果二手房持续放量下跌,房企要去库存,必然要调低新房价格,和二手房抢买房市场的客户,就像李嘉诚抛售打折抛售他的新物业一样,那么上海的房价就真正的步入了下降通道。
现在,政府应该想办法减轻居民的负担,设法提高居民端的收入,这样他们有信心消费和贷款。我认为,政府无需在供应端放大招,而是要减支出,降税收,减少监管,减少税费和罚没,让老百姓挣钱,收入增加,这样人们才会有信心买房,实现他们去库存的压力,解决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