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综述 >  外资汽车制造商在华销量下滑,保时捷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外资汽车制造商在华销量下滑,保时捷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重点摘要
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在主宰低成本电动车市场后开始进军高端市场。

2025 年 4 月 23 日,中国上海,人们在上海车展媒体日上观看保时捷 Taycan GTS 电动汽车(EV)。REUTERS/Go Nakamura/资料图片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在华外国汽车制造商面临着一个日益紧迫的挑战---在国内竞争对手以迅猛的速度生产出华而不实、价格低廉的电动汽车的同时,如何赢回中国买家的青睐?近年来,随着中国品牌汽车销量的飙升,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与此同时,传统品牌资产被摧毁的趋势正迅速从中低端市场蔓延到豪华汽车制造商,这些汽车制造商目前正努力以卓越的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和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内饰与中国竞争对手相抗衡。德国保时捷--数十年来全球最强大的高端品牌之一---已成为中国传统汽车制造商衰落的新典型。第一季度,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骤降 42%,这是自四年前这家传奇跑车制造商在中国创下年销量 95,671 辆的纪录(占其 2021 年全球总销量的近三分之一)以来的又一次加速下滑。

大众汽车集团(VOWG.DE)旗下的大众和奥迪在上海车展上展示了五款新的电动车型,而保时捷则不同,它回归了内燃机传统。

这家汽车制造商推出了两款限量版的 911 跑车,周围陈列着这款传奇跑车的复古车型。其中一个灯牌上写着:“无可替代”。但中国消费者并不买账。相反,他们选择本土品牌推出的未来感豪华与运动车型。中国本土的国内竞争对手正持续推出多元化替代方案,典型代表包括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仰望",以及消费电子巨头小米去年跨界推出的首款车型---电动运动轿跑SU7。小米的第一款汽车是电动运动轿车SU7,其灵感来自保时捷的造型和更低的价格引起了轰动。今年2月,小米推出了一款速度快得离谱、马力高达1,548匹的SU7 Ultra车型,售价52.99万元(合 72,591美元)起,据说两小时内就收到了约10,000份预订单,略高于保时捷所有车型第一季度在中国的销量。根据保时捷网站的数据,价格最低的保时捷911在中国的售价为146.8万元人民币(约合201,170 美元),马力为394匹。中国汽车洞察(Sino Auto Insights)的创始人涂乐表示,“保时捷在中国已经没希望了。”在外国汽车制造商中,保时捷几乎是唯一一家在销量上输给中国竞争对手的公司,而中国竞争对手在很多情况下尚未盈利。总部位于上海的咨询公司 Automotive Foresight 的总经理张豫说,外国汽车制造商当然理解这一挑战。但他们仍然没有快速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2022 年 9 月的时候,投资者还对保时捷这一历史悠久的品牌信心十足,以至于保时捷首次公开募股后不久,其价值就飙升超过了规模更大的母公司大众汽车。现在,这家汽车制造商的股价比首次上市时下跌了 44%,年初至今下跌了 21%。保时捷在华销量已连续三年下滑。大众汽车和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卢姆(Oliver Blume)周二在上海车展前发布了大众和奥迪车型,并向记者发表讲话,但他并没有理会投资者们对保时捷在中国销量下滑的担忧。

布卢姆说:“我们并不关心销量,我们更关心的是保持高价格---把价格保持在“适合保时捷”的水平。”

布卢姆否认保时捷正在与小米和比亚迪仰望等中国品牌进行直接竞争。他说:“虽然它们都是很酷的车,但它们缺乏保时捷的驾驶能力,而且属于定价较低的细分市场。”布卢姆表示,保时捷公司可能会完全放弃在中国的电动车市场,目前在中国销售的新车中有一半以上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保时捷在中国销售两款电动汽车:Taycan 和 Macan。保时捷没有按国家报告具体车型的销量,但布鲁姆表示,保时捷在中国的电动车销量“相对较低”。

布卢姆说:“在未来两三年内,大家将会在中国看到保时捷能否成为一个电动汽车品牌。”

保时捷历来的核心特质---例如911平六缸发动机的咆哮声---但中国市场的消费者没有像其他市场那样被吸引。

研究公司 JATO Dynamics 的中国区经理于波表示,保时捷作为黄金品牌的概念对中国的年轻一代来说毫无吸引力。

线图显示的是保时捷在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年度数据。

·提高销量越来越多地进军高端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商确实开始更在意公司销量。小米去年售出了 137,000 辆 SU7,是保时捷中国全年总销量(略低于 57,000 辆)的两倍多,而保时捷的全球销量为 310,718 辆。上个月,小米将 2025 年的汽车销量目标提高到 35 万辆。中国小型高端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Nio)去年的销量增长了38.7%,达到221,970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斌称,今年是“丰收年”,公司将推出九款新的或更新的电动车型,预计今年的销量将翻一番。

中国工业的快速增长直接导致外国汽车制造商在各个细分市场的销量急剧下降。

技术咨询公司 Star 的全球汽车和移动业务主管安德鲁-费洛斯(Andrew Fellows)说:“他们没办法夺回市场份额。”尽管如此,一些汽车制造商仍在为在中国保持竞争力这件事而奋斗。陷入财务困境的日产汽车(7201.T)在展会上表示,将在中国追加投资14亿美元,并在未来几年推出10款新车,以扭转销量下滑的趋势。日产中国首席执行官马智欣表示,说实话,中国品牌在推出引人注目的车型方面的速度太快了。现在,我认为我们已经调整了。

分栏图显示了一些传统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乘用车总销量年度数据。

·亮点通用汽车公司(GM.N)在 12 月份录得 50 亿美元的中国业务费用后,也在进行重新调整。美国汽车品牌凯迪拉克在上海展出了四款纯电动车型。别克 GL8 是通用汽车在中国的一个亮点。别克 GL8 仍是中国多功能车(MPV)细分市场的领军车型。MPV 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既是家庭用车,也是行政人员的豪华代步车。别克展示了一款新的概念车GL8,该品牌设计主管马特-诺恩(Matt Noone)说,这款车将只推出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并将搭载内饰技术,包括可倾斜和按摩座椅以及香氛系统,以此对抗中国的竞争对手。别克的目标是击败比亚迪(002594.SZ)、理想汽车(2015.HK)和小鹏(9968 . hk)的MPV竞争对手。小鹏在上海车展前推出了一款重新设计的X9 MPV,配有内置冰箱。吉利控股旗下的极氪智能科技刚刚推出了 009 Grand,这是一款四座 MPV,也配有冰箱、43 英寸(109 厘米)宽的电视和 24K 金色极氪标识,因为正如一位发言人所说,“中国人偏爱黄金”。别克的设计主管马特-诺恩说:“我们在中国市场上受到了打击。我们现在需要在GL8被超越之前,保持它的主导地位。这是在和时间赛跑。”(1 美元 = 7.2998 元人民币)

本文由Nick Carey、Victoria Waldersee 和 Brian Thevenot 在上海报道;Jamie Freed 编辑